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物养分重吸收特征

内容摘要4月3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副研究杨贵彪等与合作者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成果,解析了高寒冻土区植物养分重吸收特征。植物养分重吸收是指将原本可能流失的养分重新捕获、回收并再利用的过程。该过程是植物获取和利用养分的重要策略,

4月3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副研究杨贵彪等与合作者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成果,解析了高寒冻土区植物养分重吸收特征。

植物养分重吸收是指将原本可能流失的养分重新捕获、回收并再利用的过程。该过程是植物获取和利用养分的重要策略,尤其是在养分限制的冻土生态系统中,对于维持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按照以往基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观测数据得出的推论,寒冷地区植物叶片氮重吸收效率通常高于磷。由于缺乏系统性观测数据,这一推论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科研人员以青藏高原冻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尺度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结合全球数据整合分析,解析了高寒冻土区植物养分重吸收特征。

他们发现,与以往认识不同,青藏高原植物叶片磷重吸收效率显著高于氮重吸收效率。和全球草本植物相比,该区域叶片磷重吸收效率更高,而氮重吸收效率则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叶片氮重吸收效率与土壤氮矿化速率之间存在权衡关系,但这种模式在叶片磷重吸收与土壤磷矿化间并不成立。

上述发现揭示了青藏高原冻土生态系统植物养分重吸收的独特规律,促进了学术界对寒冷地区植物养分获取和利用策略的认识。

相关论文信息:

10.1038/s41467-025-59289-x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60179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