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22:26:39
文 / 科基
来源 / 节点财经
在人类发展的星辰大海中,每一次颠覆性的技术浪潮,都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迭代,更是地缘政治、商业版图乃至人类命运的重新洗牌。
英国凭借蒸汽机和工业革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美国通过电气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奠定了其全球领导地位。如今,当人工智能(AI)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时,其控制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为了争夺其控制权,全球各地掀起了你追我赶的发展热潮,或者热炒。
在众多的城市之中,北京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没有杭州“六小龙”的流量热度,也没有深圳“四巨头”的耀眼光环,但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生态体系,静水流深,正在悄然之间稳步迈向 全球开源之都 的目标。
先看一组数据:2024年,北京AI相关社会融资达440亿元,全国占比超四成,稳居第一。当其他地方追逐单点技术突破时,北京的AI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5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同比增长超28%。
此外,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指出,北京以20家企业数量领先,占榜单数40%;上海9家,深圳8家,广州4家。
这样的成绩,显然靠短期炒作不可能实现,而是政策、资本、人才和生态的综合作用。在“全球开源之都”这面旗帜下,北京正用数据和成果,挑战闭源巨头的垄断,重新定义AI的全球格局。
01 “全球开源之都”背后有深意?
在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选择集思广益的开源路线,还是选择系统精密的闭源路线,历来都是技术发展的争论热点。此轮AI大潮之前,最著名的一对例证就是IOS系统和安卓系统。
苹果立足IOS系统打造自己的闭源帝国,但安卓作为后起之秀,凭借开放的生态全球开花。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安卓系统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74%,远超IOS系统。
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已来到十字路口,开源与闭源的对决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路线之争,更是关乎AI未来发展主导权的战略博弈。
在AI的开源阵营中,中国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开源的DeepSeek风靡全球,已经无须赘述。而今年以来,多个立足北京的开源项目全面爆发,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比如,智谱AI开源的GLM-Z1-Air模型,以320亿参数实现了与满血版DeepSeek-R1相近的性能,而生成速度提升8倍,推理成本仅为1/30;面壁智能的开源端侧模型MiniCPM以8B参数规模实现端侧多模态能力,荣登Hugging Face 2024最受欢迎最多下载榜单 ;北京智源研究院开源的通用向量模型BGE,更是成为全球最普及的开源向量模型之一;开源架构的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
这些开源项目的成功,印证了开源模式在加速技术迭代上的独特优势。通过开源,全球开发者可以并行测试不同方案,快速筛选最优解。 群体智慧 的协作模式,与“闭门造车”的闭源研发路径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比之下,闭源模式却是另一番景象。OpenAI的GPT-4系列模型虽然一度引领潮流,但其封闭生态加剧了用户流失。安全问题也成为路线之争的焦点战场。闭源阵营长期以“安全可控”捍卫其封闭策略,但OpenAI频发的数据泄露事件使这一说辞不攻自破,而欧盟对ChatGPT数据隐私的调查,也暴露出闭源系统的 黑箱 隐患,而开源模型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允许企业自主审查代码,规避合规风险。
聚集在北京的开源社区正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比如智谱“沉思模型”具备安全对抗训练模块,面壁智能的轻量化模型支持端侧部署以减少数据外泄风险,而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的RISC-V处理器核“香山”系列,则从硬件层打破x86/ARM架构的安全黑箱。
开源已经不仅是技术选项,还是安全必选项,而开源社区形成的生态聚合效应,也正在改变游戏规则。开源路径看似放弃短期商业利益,实则瞄准更大的战略目标,即通过构建开放生态,逐步瓦解西方巨头的技术霸权,这也正是北京“全球开源之都”战略背后的深意所在。
02 “全球开源之都”何以崛起?
如果说杭州“六小龙”是AI赛道上的尖刀,北京立足“全球开源之都”构建的AI生态,就是一面坚不可摧的盾阵。
北京的底气在于,这里集聚了全国AI的顶尖学者,清华、北大等高校成为大模型“技术母体”,智源研究院则被称为AI界的“黄埔军校”。北京AI相关企业数量约2400家,约占全国一半,已通过备案上线的大模型数量达132款,全国第一。
北京的AI生态圈已经形成了“学术-产业”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而相比硅谷式的颠覆性口号和宣言,在构建“全球开源之都”上,北京并不过度追求短期爆发,而是系统性地构建人才、数据、算力、资本的全要素支持体系。
开源竞争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需要持久耐力的马拉松。
2023年,北京市通过了《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将AI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2024年4月,北京市围绕“人工智能+”战略又推出8大举措,宣布对大模型、通用智能体等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元。其中,亦庄投入超10亿元打造“全域AI之城”,海淀每年投入超10亿元建设AI产业高地。更具标杆意义的是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其不仅直接投资智谱等企业,去年更带动社会资本超86亿元。
这些政策不是口号,背后都是真金白银。“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的双轮驱动,不仅激活了众多企业的开源热情,也重构了中国AI生态。
以快手可灵2.0为例,其文生视频模型在全球评测中碾压Sora。这不仅得益于快手的算法创新,更离不开北京提供的算力、数据和政策支持。而可灵团队也开源了目前质量最高的大规模视频生成数据集Koala-36M,其包含3600万个高质量视频片段,显著提升了文本与视频的语义对齐。
进一步来看,北京的AI生态,核心在于“聚合”。
2024年4月,国内最大开源平台Gitee落地北京亦庄,致力于构建“算力广场+数据商城+模型超市”一体化服务。同期,“产业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和“模力方舟”社区亮相,汇聚了1800万用户、2000余所高校、3500万个代码仓,为中小企业破解算力不足、数据匮乏的难题。同时,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中国等平台则通过国际开源社区建设,吸引全球开发者。
仅在北京海淀一个区,市场主体超28万家,科技型企业占比48.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科技服务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仅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就聚集了1300余家企业,基本形成全产业链部署。
北京的开源生态就像是一个热带雨林,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多样生态位,这是单一技术巨头无法复制的复杂性和生命力。
03 开源之都,正在颠覆闭源霸权?
如今,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致力于打造“全球开源之都”的北京已从跟跑者变为不可忽视的挑战者。
几天前的5月6日,智源研究院在法国巴黎举行的GOSIM全球开源创新论坛上发布大型开源文本数据集CCI 4.0,为全球的大模型创新发展再次奉献出重要的开源资源。
更早之前,4月21日,昆仑万维的SkyReels团队正式发布并开源SkyReels-V2,这是全球首个使用扩散强迫(Diffusion-forcing)框架的无限时长电影生成模型。其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还提供了多种有用的应用场景,包括故事生成、图生视频、运镜专家和多主体一致性视频生成等。
SkyReels-V2方法概述
从智源到智谱,从快手可灵到昆仑万维,从BGE到“香山”,众多北京机构、企业不断向全球AI界进行技术输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开源力量已从技术接受方转变为输出方。
而且,北京的开源生态并非零散的技术堆砌,而是形成了从芯片到应用的全栈能力。正是基于“开源之都”的深厚根基,应用层面才得以全面开花,比如快手可灵AI 2.0视频生成模型对比Sora胜负比达367%;生数科技Vidu Q1登顶VBench文生视频双榜单;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平台,实现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具身智能机器人拟人奔跑……
目前,中国的技术影响力的渗透已超越预期,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逐步向核心商业领域渗透。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标准制定权的争夺战也开始打响。北京智源研究院发布的 天秤评测体系 ,正试图建立大模型评价的中国标准;而GLM系列模型采用的MIT开源协议,正在改写开源软件的商业规则。
北京开源企业们的策略很明确,即通过主导评测基准和许可协议,重塑全球AI技术链的游戏规则。
更需要关注的是,开源路线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即“分层开源”策略也为中国企业的“持久战”奠定了基础。所谓“分层开源”就是基础模型完全开源以扩大用户基础,企业版工具链和专业支持服务则创造收入。
4月18日,智谱Z基金出资3亿元支持全球开源社区创业,本质上是通过资本纽带构建商业生态。这种模式既避免了纯粹开源项目的盈利困境,又规避了闭源系统的封闭弊端。
面对开源模式的蓬勃发展,今年2月,闭源模式“扛把子”、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首次承认,其闭源策略“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
当然,开源不一定能完全取代闭源,但至少为全球AI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这个技术民族主义抬头的时代,北京的“全球开源之都”建设,正在为人类AI发展开拓新的方向和可能。
事实也终将证明,真正的创新,不是靠参数堆砌,而是靠生态的韧性与开放的胸怀。
*题图由AI生成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