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八方五金网】-免费发布分类信息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业与经济 » 正文

    专家学者南京共探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6-29 11:50:45    评论:0
    导读

      南京6月28日电 (李恺仑 徐珊珊)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产业园区规划学术专班年会暨第六届开发区转型与城市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27日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园区管理人员和业界代表齐聚南京,共探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分享

      南京6月28日电 (李恺仑 徐珊珊)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产业园区规划学术专班年会暨第六届开发区转型与城市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27日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园区管理人员和业界代表齐聚南京,共探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分享城市创新发展经验。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产业园区规划学术专班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承办。自2015年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东南大学已合作举办多届开发区转型与城市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近十年来,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兴平的带领下,产业园区规划研究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产业园区规划学术专班也由此应运而生。

      本次会议集结城市规划、经济地理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从制度治理、空间协同、绿色转型、文化赋能等多元视角展开深度探讨。如何把握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提出,空间规划和资源配置要基于科创产业发展逻辑,打造不同产业模式对应的产业生态网络。不同地区城市、不同产业发展阶段,要打造适合自身的创新产业空间。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李江认为,产业园区是未来城市经济发展集聚竞争力的空间载体,它并不是以单一的产业业态为开发目的,而是聚集了生产、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功能复合区域,一流的产业园区应努力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系统、高效灵活的市场化管理机制等关键要素。

      “整体上看,我们所有的园区都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转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产业园区规划学术专班负责人、东南大学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兴平教授指出,过去的产业园区主要是一个企业集聚、工厂集聚为主的空间。而现在的发展逻辑是以人为核心,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发展赋能。园区要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尤其是科技型青年人才的需要。(完) 【编辑:付子豪】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news/show-66305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16-2021 SOQUANM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搜全贸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17970号-3

    浙ICP备160179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