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2024-2025年海外仓行业触底反弹的关键节点,展望市场远景。通过对跨境卖家的深度调研以及对多家服务商的全景扫描,揭示海外仓行业的发展脉络。
01
从“疫间景气”到“行业洗牌”:
海外仓赛道在跌宕起伏中穿越周期
曾几何时,“海外仓”三个字成了跨境行业里“陡然而富”的代名词,是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背后“闷声发财”的卖水人。
新冠疫情期间,仓库内货架爆满、通道几无立锥之地的景象比比皆是。热钱随即蜂拥而至:主力玩家不仅有“内行”的物流老板,更有“带资进组”的“外行”投机者。在狂热情绪的驱动下,各路玩家竞相收购地皮、大举扩建仓网,仿佛只要贴上“海外仓”的标签,便能瞬间点石成金,源源不断地吞下市场洪流。
从2020年开始,伴随着疫情的爆发、起伏和终止,海外仓行业也经历了一轮空前的暴涨与震荡,形成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再到逐渐回归供需均衡的“三段式”进程。
短期暴利驱动下的非理性扩张很快就迎来了转捩点。
2022年,海运运力逐渐恢复,引发海外仓供需逆转,海外仓库容利用率快速走低;叠加欧美通胀,致使人工成本、商业地产租金等成本性支出影响服务商现金流健康度。中小型海外仓业务类型单一、抗周期能力薄弱,最终陷入同质化竞争,为争夺客户展开激烈价格战。大量行业参与者在恶性竞争中面临淘汰洗牌。“快进快退、速兴速死”造成了海量冗余库容,供过于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疫间景气”戛然而止,激进扩张策略的后遗症被逐一清算。海外仓赛道重新显露出其作为重型基础设施的硬核本色与运营门槛。
]article_adlist--《2024-2025第三方海外仓行业分析与展望》完整报告
进军更大市场:由电商仓转向产业仓,开拓新型客源。
在全球贸易政策重构与区域产业链重组的背景下,海外仓正经历从电商配套服务向产业基础设施的定位升级。
一方面,传统大宗贸易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其对仓储服务的需求从单纯的货物存储向供应链可视化、库存动态调配等深度服务延伸;另一方面,伴随中国制造业出海深化,连锁零售、餐饮等本地化业态的供应链配套需求也持续释放。
这种传统产业客户与新兴业态需求的双轮驱动,正在改变海外仓行业的客群结构。
领先服务商已着手构建产业级服务能力:通过专业化的仓储设计兼容大宗货物存储,开发2B/2C混合履约系统满足多渠道分销需求,同时整合关务、税务等增值服务形成全链路解决方案。
例如,泛鼎国际便致力于为海外实体业态提供精细化的供应链服务,并积累大量成功案例。其合作客户涵盖新加坡邮轮公司、太二酸菜鱼(海外)、海底捞(海外)等知名企业。
此外,该公司在拓展海外本土产业型客户方面,也日益获得国际顶级企业认可。例如,2024年,其成为宝马公司在德国本土的仓储物流服务,在高端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取得战略性突破。
以上内容观点节选自《价值回归、后劲凸显:2024-2025第三方海外仓行业分析与展望》。附本报告目录如下: